发布时间:2025-07-24 09:52 文字大小: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下次我还要来玩匹克球!”近日,瑶瑶和奶奶报名参加锡山区安镇街道九里社区的匹克球活动,一老一小玩得都很尽兴。当天的活动是社区组织的一场代际融合活动,鼓励社区中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参加。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服务一老一小的力度折射一座城市的温度。正值暑期,一老一小更需多一点关怀。记者走访发现,无锡多个社区正在探索代际融合社区建设。
打造家门口的代际共享空间
为什么要在社区探索代际融合?“一老一小”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
代际融合,首先要打造合适的空间。在九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适老化、适儿化设施随处可见,这里“全年无休”,是居民家门口的“代际共享空间”。
正值暑假,九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钟书房,看书、做作业的老人和孩子几乎把座位坐满。书房有专门的“老年书架”,陈列着健康、养生等老年人喜欢的书籍,其他书架上,老年人关注的书籍也会有特别的标签,方便他们寻找。最里间是一圈环形软垫座位,地上铺有地垫,孩子们或坐或靠阅读书籍,一个老少皆宜的阅读空间就此构成。“阅览区在寒暑假尤其受欢迎,一天最高近900人次出入。”九里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合适的空间,场所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滨湖区河埒街道北桥社区“辰光里”养老服务中心位于稻香新村中心,一旁还有区域性助餐中心“梧桐里”,平时就是周边居民活动、吃饭的场所。今年暑假,“辰光里”和“梧桐里”多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原来,社区把暑托班的上课地点设在养老服务中心,一楼是老年人的活动场所,二楼则是孩子的天地,一老一小在一个空间其乐融融又互不打扰。中午,老老少少步行50米就能到助餐中心吃上丰富实惠的饭菜。
激活多种资源满足不同需求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走访中发现,政府“搭台”后,社会力量也积极加入,多方合力托举“一老一小”。
走进安镇街道团结村互助养老睦邻点一楼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挂满活动照片的绿色墙面,两盏竹篾编制的挂灯亮着橙黄色灯光,铺着地毯的地面放有一张小茶几和藤凳、沙发,这个温馨、适老的休闲空间由宜家远程支持与服务中心设计改造,房间另一头是一张宽大结实的操作桌,供点心制作等活动使用。“当时宜家主动跟我们对接,说希望捐出一批物资来改造睦邻点,经过设计师和我们商讨,才有了现在这样一个活动空间。”团结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平时,这个空间是辖区老年人的活动室,到了寒暑假,运营方会组织一老一小都来参与活动。据悉,7月末这里将组织辖区老少一起学做甜品“雪媚娘”活动。
不仅提供硬件设施,企业还积极参与到软件建设。应势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是北桥社区孵化的一家研发无人机及相关系统的科技公司,得知社区开办暑托班,企业主动联系,表示可以为孩子开设公益课程学习无人机知识。“无人机正是时下热门的科技应用产品,无锡也已有无人机配送等生活应用场景,孩子对无人机都很感兴趣,不少老年人也说到时候要来长长见识。”北桥社区工作站站长顾雪窈表示。
提高城市吸引力的有力举措
建设代际融合社区,获益的不仅是一老一小,随之提升的还有城市吸引力。
鱼阿姨自2020年退休后就与老伴从新疆喀什搬迁至无锡,开启老年生活。为什么选择无锡?“儿子已经在上海定居,我们老两口希望离孩子近点,但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我们考察了几个周边城市后,觉得无锡更适合养老。”如今,鱼阿姨早已和所居住的团结村居民打成一片,“这里的睦邻点活动很丰富,大人孩子都能参加,我加入了合唱团,经常出去表演。”鱼阿姨拿出手机展示自己参加合唱团的视频。
一座城市的发展,既需要硬实力支撑,更需要软实力浸润,关切一老一小需求正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据观察,目前无锡代际融合社区面向的多为活力老人和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学龄儿童,未来是否能进一步整合医疗、养老和教育资源,在养老、托育机构把融合对象拓展至失能老人和学龄前儿童,实现“老幼共托”?此外,除了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能否促进一老一小这两个群体互利互惠?比如由老年志愿者为暑托班教授部分课程、由适龄儿童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