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English EN
手机客户端 无障碍浏览 老年服务 长者版

提示

刘伯温精选一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农业供给侧改革 > 农业生产指导 > 正文

水稻大田第一次病虫综合防治意见

文字大小: [ ] 浏览次数:

信息索引号 014006438/2025-03778 生成日期 2025-07-28 公开日期 2025-07-28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当前我市水稻进入分蘖末期,受高温和水稻群体不断增大影响,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十分利于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为此,各地务必要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制定防治对策,扎实指导农户打好水稻大田病虫防治第一仗。

  当前我市水稻进入分蘖末期,受高温和水稻群体不断增大影响,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十分利于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为此,各地务必要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制定防治对策,扎实指导农户打好水稻大田病虫防治第一仗。

  一、主要病虫发生概况及趋势

  1、稻纵卷叶螟

  四(2)代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全市最早于6月5日始见,见蛾时间与近几年相近,但虫量总体偏低,田间赶蛾和智能性诱监测均未有特别明显的峰次,7月22-24日调查统计,全市平均虫卵量3.9头/百穴,卷叶率0.1%,低于去年同期,预计五(3)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

  2、白背飞虱

  四(1)代白背飞虱迁入晚,迁入量低。全市最早于宜兴6月7日灯下见虫,据7月22-24日调查统计,平均百穴虫量161(0-580)头,以低龄若虫为主,低于去年同期,其中宜兴短雌成虫占比达15.42%,种群呈增殖扩张态势,预计五(2)代白背飞虱中等发生。

  3、褐飞虱

  四(1)代褐飞虱迁入晚,迁入量较低。据7月22-24日调查统计,平均百穴虫量2.6(0-40)头,低于去年同期,宜兴智能虫情测报灯和小虫体测报灯下于6月30日-7月5日有较明显迁入峰,预计五(2)代褐飞虱偏轻发生,六(3)代和七(4)代发生程度要视中后期南方虫源补充迁入和天气情况,如有补充迁入,再遇适宜天气,有重发的可能。

  4、纹枯病

  7月22-24日调查统计,平均病穴率0.5%,平均病株率为0.06%,略低于去年同期,后期随着田间郁蔽度加大,纹枯病将进入加速侵染和发展期,加之天气条件有利于纹枯病发生发展,预计纹枯病偏重发生。

  5、二化螟

  4 月越冬基数调查,全市平均亩虫量5头,去年未见虫。截至7月24日,全市累计灯诱蛾量801头,明显高于往年,江阴智能性诱监测显示,单台累计诱蛾量584头,宜兴近期调查田间枯(鞘)心率0.01%,二化螟逐年呈上升态势,预计后期二化螟中等发生。

  6、大螟

  4月越冬基数调查,全市平均亩虫量7.5头。截至7月20日,全市一代累计灯诱蛾量1092头,二代累计灯诱蛾量443头,发生量高于去年同期,7月份以来田间未见为害,预计三代大螟中等发生。

  二、防治意见

  坚持“防病治虫、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病虫防治总体战。

  1、防治对策:今年全市水稻大田第一次病虫防治总体战,主攻水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兼治其他病虫。

  2、防治适期:7月29-31日,各地可结合天情、苗情、病虫情适当调整化学防治适期。

  3、药剂选择: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己唑·嘧菌酯、戊唑·嘧菌酯;稻飞虱可选用吡蚜·呋虫胺、烯啶·呋虫胺;螟虫可选用甲维·氯虫苯、阿维·氯苯酰、多杀·茚虫威。

  三、注意事项

  要抢抓晴好天气和雨隙用药,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要建立水层用药,药后保水3-5天自然落干。打药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开高温时段用药,保障用药人员安全,提高防治效果。

来源:无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问答知识库
灵锡APP
锡企服务平台
回到顶部
收起 刘伯温精选一码

刘伯温精选一码